Nicksxs's Blog

What hurts more, the pain of hard work or the pain of regret?

前面说了这么些数据结构,其实大家对于 redis 最初的印象应该就是个 key-value 的缓存,类似于 memcache,redis 其实也是个 key-value,key 还是一样的字符串,或者说就是用 redis 自己的动态字符串实现,但是 value 其实就是前面说的那些数据结构,差不多快说完了,还有个 quicklist 后面还有一篇,这里先介绍下 redis 对于这些不同类型的 value 是怎么实现的,首先看下 redisObject 的源码头文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 The actual Redis Object */
#define OBJ_STRING 0 /* String object. */
#define OBJ_LIST 1 /* List object. */
#define OBJ_SET 2 /* Set object. */
#define OBJ_ZSET 3 /* Sorted set object. */
#define OBJ_HASH 4 /* Hash object. */
/*
* Objects encoding. Some kind of objects like Strings and Hashes can be
* internally represented in multiple ways. The 'encoding' field of the object
* is set to one of this fields for this object. */
#define OBJ_ENCODING_RAW 0 /* Raw representation */
#define OBJ_ENCODING_INT 1 /* Encoded as integer */
#define OBJ_ENCODING_HT 2 /* Encoded as hash table */
#define OBJ_ENCODING_ZIPMAP 3 /* Encoded as zipmap */
#define OBJ_ENCODING_LINKEDLIST 4 /* No longer used: old list encoding. */
#define OBJ_ENCODING_ZIPLIST 5 /* Encoded as ziplist */
#define OBJ_ENCODING_INTSET 6 /* Encoded as intset */
#define OBJ_ENCODING_SKIPLIST 7 /* Encoded as skiplist */
#define OBJ_ENCODING_EMBSTR 8 /* Embedded sds string encoding */
#define OBJ_ENCODING_QUICKLIST 9 /* Encoded as linked list of ziplists */
#define OBJ_ENCODING_STREAM 10 /* Encoded as a radix tree of listpacks */

#define LRU_BITS 24
#define LRU_CLOCK_MAX ((1<<LRU_BITS)-1) /* Max value of obj->lru */
#define LRU_CLOCK_RESOLUTION 1000 /* LRU clock resolution in ms */

#define OBJ_SHARED_REFCOUNT INT_MAX
typedef struct redisObject {
unsigned type:4;
unsigned encoding:4;
unsigned lru:LRU_BITS; /* LRU time (relative to global lru_clock) or
* LFU data (least significant 8 bits frequency
* and most significant 16 bits access time). */
int refcount;
void *ptr;
} robj;

主体结构就是这个 redisObject,

  • type: 字段表示对象的类型,它对应的就是 redis 的对外暴露的,或者说用户可以使用的五种类型,OBJ_STRING, OBJ_LIST, OBJ_SET, OBJ_ZSET, OBJ_HASH
  • encoding: 字段表示这个对象在 redis 内部的编码方式,由OBJ_ENCODING_开头的 11 种
  • lru: 做LRU替换算法用,占24个bit
  • refcount: 引用计数。它允许robj对象在某些情况下被共享。
  • ptr: 指向底层实现数据结构的指针
    当 type 是 OBJ_STRING 时,表示类型是个 string,它的编码方式 encoding 可能有 OBJ_ENCODING_RAW,OBJ_ENCODING_INT,OBJ_ENCODING_EMBSTR 三种
    当 type 是 OBJ_LIST 时,表示类型是 list,它的编码方式 encoding 是 OBJ_ENCODING_QUICKLIST,对于早一些的版本,2.2这种可能还会使用 OBJ_ENCODING_ZIPLIST,OBJ_ENCODING_LINKEDLIST
    当 type 是 OBJ_SET 时,是个集合,但是得看具体元素的类型,有可能使用整数集合,OBJ_ENCODING_INTSET, 如果元素不全是整型或者数量超过一定限制,那么编码就是 OBJ_ENCODING_HT hash table 了
    当 type 是 OBJ_ZSET 时,是个有序集合,它底层有可能使用的是 OBJ_ENCODING_ZIPLIST 或者 OBJ_ENCODING_SKIPLIST
    当 type 是 OBJ_HASH 时,一开始也是 OBJ_ENCODING_ZIPLIST,然后当数据量大于 hash_max_ziplist_entries 时会转成 OBJ_ENCODING_HT

在 redis 中还有一类表型数据结构叫压缩表,ziplist,它的目的是替代链表,链表是个很容易理解的数据结构,双向链表有前后指针,有带头结点的有的不带,但是链表有个比较大的问题是相对于普通的数组,它的内存不连续,碎片化的存储,内存利用效率不高,而且指针寻址相对于直接使用偏移量的话,也有一定的效率劣势,当然这不是主要的原因,ziplist 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链表的内存使用更高效

The ziplist is a specially encoded dually linked list that is designed to be very memory efficient.
这是摘自 redis 源码中ziplist.c 文件的注释,也说明了原因,它的大概结构是这样子

1
<zlbytes> <zltail> <zllen> <entry> <entry> ... <entry> <zlend>

其中
<zlbytes>表示 ziplist 占用的字节总数,类型是uint32_t,32 位的无符号整型,当然表示的字节数也包含自己本身占用的 4 个
<zltail> 类型也是是uint32_t,表示ziplist表中最后一项(entry)在ziplist中的偏移字节数。<zltail>的存在,使得我们可以很方便地找到最后一项(不用遍历整个ziplist),从而可以在ziplist尾端快速地执行push或pop操作。
<uint16_t zllen> 表示ziplist 中的数据项个数,因为是 16 位,所以当数量超过所能表示的最大的数量,它的 16 位全会置为 1,但是真实的数量需要遍历整个 ziplist 才能知道
<entry>是具体的数据项,后面解释
<zlend> ziplist 的最后一个字节,固定是255。
再看一下<entry>中的具体结构,

1
<prevlen> <encoding> <entry-data>

首先这个<prevlen>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前面的元素的长度,如果是小于等于 253的时候就用一个uint8_t 来表示前一元素的长度,如果大于的话他将占用五个字节,第一个字节是 254,即表示这个字节已经表示不下了,需要后面的四个字节帮忙表示
<encoding>这个就比较复杂,把源码的注释放下面先看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 |00pppppp| - 1 byte
* String value with length less than or equal to 63 bytes (6 bits).
* "pppppp" represents the unsigned 6 bit length.
* |01pppppp|qqqqqqqq| - 2 bytes
* String value with length less than or equal to 16383 bytes (14 bits).
* IMPORTANT: The 14 bit number is stored in big endian.
* |10000000|qqqqqqqq|rrrrrrrr|ssssssss|tttttttt| - 5 bytes
* String value with length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16384 bytes.
* Only the 4 bytes following the first byte represents the length
* up to 32^2-1. The 6 lower bits of the first byte are not used and
* are set to zero.
* IMPORTANT: The 32 bit number is stored in big endian.
* |11000000| - 3 bytes
* Integer encoded as int16_t (2 bytes).
* |11010000| - 5 bytes
* Integer encoded as int32_t (4 bytes).
* |11100000| - 9 bytes
* Integer encoded as int64_t (8 bytes).
* |11110000| - 4 bytes
* Integer encoded as 24 bit signed (3 bytes).
* |11111110| - 2 bytes
* Integer encoded as 8 bit signed (1 byte).
* |1111xxxx| - (with xxxx between 0000 and 1101) immediate 4 bit integer.
* Unsigned integer from 0 to 12. The encoded value is actually from
* 1 to 13 because 0000 and 1111 can not be used, so 1 should be
* subtracted from the encoded 4 bit value to obtain the right value.
* |11111111| - End of ziplist special entry.

首先如果 encoding 的前两位是 00 的话代表这个元素是个 6 位的字符串,即直接将数据保存在 encoding 中,不消耗额外的<entry-data>,如果前两位是 01 的话表示是个 14 位的字符串,如果是 10 的话表示encoding 块之后的四个字节是存放字符串类型的数据,encoding 的剩余 6 位置 0。
如果 encoding 的前两位是 11 的话表示这是个整型,具体的如果后两位是00的话,表示后面是个2字节的 int16_t 类型,如果是01的话,后面是个4字节的int32_t,如果是10的话后面是8字节的int64_t,如果是 11 的话后面是 3 字节的有符号整型,这些都要最后 4 位都是 0 的情况噢
剩下当是11111110时,则表示是一个1 字节的有符号数,如果是 1111xxxx,其中xxxx在0000 到 1101 表示实际的 1 到 13,为啥呢,因为 0000 前面已经用过了,而 1110 跟 1111 也都有用了。
看个具体的例子(上下有点对不齐,将就看)

1
2
[0f 00 00 00] [0c 00 00 00] [02 00] [00 f3] [02 f6] [ff]
|**zlbytes***| |***zltail***| |*zllen*| |entry1 entry2| |zlend|

第一部分代表整个 ziplist 有 15 个字节,zlbytes 自己占了 4 个 zltail 表示最后一个元素的偏移量,第 13 个字节起,zllen 表示有 2 个元素,第一个元素是00f3,00表示前一个元素长度是 0,本来前面就没元素(不过不知道这个能不能优化这一字节),然后是 f3,换成二进制就是11110011,对照上面的注释,是落在|1111xxxx|这个类型里,注意这个其实是用 0001 到 1101 也就是 1到 13 来表示 0到 12,所以 f3 应该就是 2,第一个元素是 2,第二个元素呢,02 代表前一个元素也就是刚才说的这个,占用 2 字节,f6 展开也是刚才的类型,实际是 5,ff 表示 ziplist 的结尾,所以这个 ziplist 里面是两个元素,2 跟 5

redis中对于 set 其实有两种处理,对于元素均为整型,并且元素数目较少时,使用 intset 作为底层数据结构,否则使用 dict 作为底层数据结构,先看一下代码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typedef struct intset {
// 编码方式
uint32_t encoding;
// 集合包含的元素数量
uint32_t length;
// 保存元素的数组
int8_t contents[];
} intset;

/* Note that these encodings are ordered, so:
* INTSET_ENC_INT16 < INTSET_ENC_INT32 < INTSET_ENC_INT64. */
#define INTSET_ENC_INT16 (sizeof(int16_t))
#define INTSET_ENC_INT32 (sizeof(int32_t))
#define INTSET_ENC_INT64 (sizeof(int64_t))

一眼看,为啥整型还需要编码,然后 int8_t 怎么能存下大整形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步步分析下去,这里的编码其实指的是这个整型集合里存的究竟是多大的整型,16 位,还是 32 位,还是 64 位,结构体下面的宏定义就是表示了 encoding 的可能取值,INTSET_ENC_INT16 表示每个元素用2个字节存储,INTSET_ENC_INT32 表示每个元素用4个字节存储,INTSET_ENC_INT64 表示每个元素用8个字节存储。因此,intset中存储的整数最多只能占用64bit。length 就是正常的表示集合中元素的数量。最奇怪的应该就是这个 contents 了,是个 int8_t 的数组,那放毛线数据啊,最小的都有 16 位,这里我在看代码和《redis 设计与实现》的时候也有点懵逼,后来查了下发现这是个比较取巧的用法,这里我用自己的理解表述一下,先看看 8,16,32,64 的关系,一眼看就知道都是 2 的 N 次,并且呈两倍关系,而且 8 位刚好一个字节,所以呢其实这里的contents 不是个常规意义上的 int8_t 类型的数组,而是个柔性数组。看下 wiki 的定义

Flexible array members1 were introduced in the C99 standard of 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 (in particular, in section §6.7.2.1, item 16, page 103).2 It is a member of a struct, which is an array without a given dimension. It must be the last member of such a struct and it must be accompanied by at least one other member, as in the following example:

1
2
3
4
struct vectord {
size_t len;
double arr[]; // the flexible array member must be last
};

在初始化这个 intset 的时候,这个contents数组是不占用空间的,后面的反正用到了申请,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给出了三种可能的 encoding 值,他们能随便换吗,显然不行,首先在 intset 中数据的存放是有序的,这个有部分原因是方便二分查找,然后存放数据其实随着数据的大小不同会有一个升级的过程,看下图

新创建的intset只有一个header,总共8个字节。其中encoding = 2, length = 0, 类型都是uint32_t,各占 4 字节,添加15, 5两个元素之后,因为它们是比较小的整数,都能使用2个字节表示,所以encoding不变,值还是2,也就是默认的 INTSET_ENC_INT16,当添加32768的时候,它不再能用2个字节来表示了(2个字节能表达的数据范围是-215~215-1,而32768等于215,超出范围了),因此encoding必须升级到INTSET_ENC_INT32(值为4),即用4个字节表示一个元素。在添加每个元素的过程中,intset始终保持从小到大有序。与ziplist类似,intset也是按小端(little endian)模式存储的(参见维基百科词条Endianness)。比如,在上图中intset添加完所有数据之后,表示encoding字段的4个字节应该解释成0x00000004,而第4个数据应该解释成0x00008000 = 32768

跳表 skiplist

跳表是个在我们日常的代码中不太常用到的数据结构,相对来讲就没有像数组,链表,字典,散列,树等结构那么熟悉,所以就从头开始分析下,首先是链表,跳表跟链表都有个表字(太硬扯了我🤦‍♀️),注意这是个有序链表

如上图,在这个链表里如果我要找到 23,是不是我需要从3,5,9开始一直往后找直到找到 23,也就是说时间复杂度是 O(N),N 的一次幂复杂度,那么我们来看看第二个

这个结构跟原先有点不一样,它给链表中偶数位的节点又加了一个指针把它们链接起来,这样子当我们要寻找 23 的时候就可以从原来的一个个往下找变成跳着找,先找到 5,然后是 10,接着是 19,然后是 28,这时候发现 28 比 23 大了,那我在退回到 19,然后从下一层原来的链表往前找,

这里毛估估是不是前面的节点我就少找了一半,有那么点二分法的意思。
前面的其实是跳表的引子,真正的跳表其实不是这样,因为上面的其实有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插入一个元素后需要调整每个元素的指针,在 redis 中的跳表其实是做了个随机层数的优化,因为沿着前面的例子,其实当数据量很大的时候,是不是层数越多,其查询效率越高,但是随着层数变多,要保持这种严格的层数规则其实也会增大处理复杂度,所以 redis 插入每个元素的时候都是使用随机的方式,看一眼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 ZSETs use a specialized version of Skiplists */
typedef struct zskiplistNode {
sds ele;
double score;
struct zskiplistNode *backward;
struct zskiplistLevel {
struct zskiplistNode *forward;
unsigned long span;
} level[];
} zskiplistNode;

typedef struct zskiplist {
struct zskiplistNode *header, *tail;
unsigned long length;
int level;
} zskiplist;

typedef struct zset {
dict *dict;
zskiplist *zsl;
} zset;

忘了说了,redis 是把 skiplist 跳表用在 zset 里,zset 是个有序的集合,可以看到 zskiplist 就是个跳表的结构,里面用 header 保存跳表的表头,tail 保存表尾,还有长度和最大层级,具体的跳表节点元素使用 zskiplistNode 表示,里面包含了 sds 类型的元素值,double 类型的分值,用来排序,一个 backward 后向指针和一个 zskiplistLevel 数组,每个 level 包含了一个前向指针,和一个 span,span 表示的是跳表前向指针的跨度,这里再补充一点,前面说了为了灵活这个跳表的新增修改,redis 使用了随机层高的方式插入新节点,但是如果所有节点都随机到很高的层级或者所有都很低的话,跳表的效率优势就会减小,所以 redis 使用了个小技巧,贴下代码

1
2
3
4
5
6
7
#define ZSKIPLIST_P 0.25      /* Skiplist P = 1/4 */
int zslRandomLevel(void) {
int level = 1;
while ((random()&0xFFFF) < (ZSKIPLIST_P * 0xFFFF))
level += 1;
return (level<ZSKIPLIST_MAXLEVEL) ? level : ZSKIPLIST_MAXLEVEL;
}

当随机值跟0xFFFF进行与操作小于ZSKIPLIST_P * 0xFFFF时才会增大 level 的值,因此保持了一个相对递减的概率
可以简单分析下,当 random() 的值小于 0xFFFF 的 1/4,才会 level + 1,就意味着当有 1 - 1/4也就是3/4的概率是直接跳出,所以一层的概率是3/4,也就是 1-P,二层的概率是 P*(1-P),三层的概率是 P² * (1-P) 依次递推。

redis是现在服务端很常用的缓存中间件,其实原来还有memcache之类的竞品,但是现在貌似 redis 快一统江湖,这里当然不是在吹,只是个人角度的一个感觉,不权威只是主观感觉。
redis 主要有五种数据结构,StringsListsSetsHashesSorted Sets,这五种数据结构先简单介绍下,Strings类型的其实就是我们最常用的 key-value,实际开发中也会用的最多;Lists是列表,这个有些会用来做队列,因为 redis 目前常用的版本支持丰富的列表操作;还有是Sets集合,这个主要的特点就是集合中元素不重复,可以用在有这类需求的场景里;Hashes是叫散列,类似于 Python 中的字典结构;还有就是Sorted Sets这个是个有序集合;一眼看这些其实没啥特别的,除了最后这个有序集合,不过去了解背后的实现方式还是比较有意思的。

SDS 简单动态字符串

先从Strings开始说,了解过 C 语言的应该知道,C 语言中的字符串其实是个 char[] 字符数组,redis 也不例外,只是最开始的版本就对这个做了一丢丢的优化,而正是这一丢丢的优化,让这个 redis 的使用效率提升了数倍

1
2
3
4
5
6
7
8
struct sdshdr {
// 字符串长度
int len;
// 字符串空余字符数
int free;
// 字符串内容
char buf[];
};

这里引用了 redis 在 github 上最早的 2.2 版本的代码,代码路径是https://github.com/antirez/redis/blob/2.2/src/sds.h,可以看到这个结构体里只有仨元素,两个 int 型和一个 char 型数组,两个 int 型其实就是我说的优化,因为 C 语言本身的字符串数组,有两个问题,一个是要知道它实际已被占用的长度,需要去遍历这个数组,第二个就是比较容易踩坑的是遍历的时候要注意它有个以\0作为结尾的特点;通过上面的两个 int 型参数,一个是知道字符串目前的长度,一个是知道字符串还剩余多少位空间,这样子坐着两个操作从 O(N)简化到了O(1)了,还有第二个 free 还有个比较重要的作用就是能防止 C 字符串的溢出问题,在存储之前可以先判断 free 长度,如果长度不够就先扩容了,先介绍到这,这个系列可以写蛮多的,慢慢介绍吧

链表

链表是比较常见的数据结构了,但是因为 redis 是用 C 写的,所以在不依赖第三方库的情况下只能自己写一个了,redis 的链表是个有头的链表,而且是无环的,具体的结构我也找了 github 上最早版本的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typedef struct listNode {
// 前置节点
struct listNode *prev;
// 后置节点
struct listNode *next;
// 值
void *value;
} listNode;

typedef struct list {
// 链表表头
listNode *head;
// 当前节点,也可以说是最后节点
listNode *tail;
// 节点复制函数
void *(*dup)(void *ptr);
// 节点值释放函数
void (*free)(void *ptr);
// 节点值比较函数
int (*match)(void *ptr, void *key);
// 链表包含的节点数量
unsigned int len;
} list;

代码地址是这个https://github.com/antirez/redis/blob/2.2/src/adlist.h
可以看下节点是由listNode承载的,包括值和一个指向前节点跟一个指向后一节点的两个指针,然后值是 void 指针类型,所以可以承载不同类型的值
然后是 list结构用来承载一个链表,包含了表头,和表尾,复制函数,释放函数和比较函数,还有链表长度,因为包含了前两个节点,找到表尾节点跟表头都是 O(1)的时间复杂度,还有节点数量,其实这个跟 SDS 是同一个做法,就是空间换时间,这也是写代码里比较常见的做法,以此让一些高频的操作提速。

字典

字典也是个常用的数据结构,其实只是叫法不同,数据结构中叫 hash 散列,Java 中叫 Map,PHP 中是数组 array,Python 中也叫字典 dict,因为纯 C 语言本身不带这些数据结构,所以这也是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享受 C 语言的高性能的同时也要接受它只提供了语言的基本功能的现实,各种轮子都需要自己造,redis 同样实现了自己的字典
下面来看看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typedef struct dictEntry {
void *key;
void *val;
struct dictEntry *next;
} dictEntry;

typedef struct dictType {
unsigned int (*hashFunction)(const void *key);
void *(*keyDup)(void *privdata, const void *key);
void *(*valDup)(void *privdata, const void *obj);
int (*keyCompare)(void *privdata, const void *key1, const void *key2);
void (*keyDestructor)(void *privdata, void *key);
void (*valDestructor)(void *privdata, void *obj);
} dictType;

/* This is our hash table structure. Every dictionary has two of this as we
* implement incremental rehashing, for the old to the new table. */
typedef struct dictht {
dictEntry **table;
unsigned long size;
unsigned long sizemask;
unsigned long used;
} dictht;

typedef struct dict {
dictType *type;
void *privdata;
dictht ht[2];
int rehashidx; /* rehashing not in progress if rehashidx == -1 */
int iterators; /* number of iterators currently running */
} dict;

看了下这个 2.2 版本的代码跟最新版的其实也差的不是很多,所以还是照旧用老代码,可以看到上面四个结构体中,其实只有三个是存储数据用的,dictType 是用来放操作函数的,那么三个存放数据的结构体分别是干嘛的,这时候感觉需要一个图来说明比较好,稍等,我去画个图~

这个图看着应该比较清楚这些都是用来干嘛的了,dict 是我们的主体结构,它有一个指向 dictType 的指针,这里面包含了字典的操作函数,然后是一个私有数据指针,接下来是一个 dictht 的数组,包含两个dictht,这个就是用来存数据的了,然后是 rehashidx 表示重哈希的状态,当是-1 的时候表示当前没有重哈希,iterators 表示正在遍历的迭代器的数量。
首先说说为啥需要有两个 dictht,这是因为字典 dict 这个数据结构随着数据量的增减,会需要在中途做扩容或者缩容操作,如果只有一个的话,对它进行扩容缩容时会影响正常的访问和修改操作,或者说保证正常查询,修改的正确性会比较复杂,并且因为需要高效利用空间,不能一下子申请一个非常大的空间来存很少的数据。当 dict 中 dictht 中的数据量超过 size 的时候负载就超过了 1,就需要进行扩容,这里的其实跟 Java 中的 HashMap 比较类似,超过一定的负载之后进行扩容。这里为啥 size 会超过 1 呢,可能有部分不了解这类结构的同学会比较奇怪,其实就是上图中画的,在数据结构中对于散列的冲突有几类解决方法,比如转换成链表,二次散列,找下个空槽等,这里就使用了链表法,或者说拉链法。当一个新元素通过 hashFunction 得出的 key 跟 sizemask 取模之后的值相同了,那就将其放在原来的节点之前,变成链表挂在数组 dictht.table下面,放在原有节点前是考虑到可能会优先访问。
忘了说明下 dictht 跟 dictEntry 的关系了,dictht 就是个哈希表,它里面是个dictEntry 的二维数组,而 dictEntry 是个包含了 key-value 结构之外还有一个 next 指针,因此可以将哈希冲突的以链表的形式保存下来。
在重点说下重哈希,可能同样写 Java 的同学对这个比较有感觉,跟 HashMap 一样,会以 2 的 N 次方进行扩容,那么扩容的方法就会比较简单,每个键重哈希要不就在原来这个槽,要不就在原来的槽加原 dictht.size 的位置;然后是重头戏,具体是怎么做扩容呢,其实这里就把第二个 ht 用上了,其实这两个hashtable 的具体作用有点类似于 jvm 中的两个 survival 区,但是又不全一样,因为 redis 在扩容的时候是采用的渐进式地重哈希,什么叫渐进式的呢,就是它不是像 jvm 那种标记复制的模式直接将一个 eden 区和原来的 survival 区存活的对象复制到另一个 survival 区,而是在每一次添加,删除,查找或者更新操作时,都会额外的帮忙搬运一部分的原 dictht 中的数据,这里会根据 rehashidx 的值来判断,如果是-1 表示并没有在重哈希中,如果是 0 表示开始重哈希了,然后rehashidx 还会随着每次的帮忙搬运往上加,但全部被搬运完成后 rehashidx 又变回了-1,又可以扯到Java 中的 Concurrent HashMap, 他在扩容的时候也使用了类似的操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