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走上跑步这条不归路的

这周因为没有准备技术方面的内容加之之前有想分享下我和跑步的一些事情,我从小学开始就是个体育渣,因为体重大非常胖,小学的时候要做仰卧起坐,基本是一个都起不来,然后那时候跑步也是要我命那种,跟另外一个比较胖的同学在跑步队尾苟延残喘,只有立定跳远还行。

时光飞逝,我在初中高中的时候因为爱打篮球,以为自己体质已经有了质的变化,所以在体育课跑步的时候妄图跟一位体育非常好的同学一起跑,结果跟的快断气了,最终还是确认了自己是个体育渣,特别是到了大学的第一次体测跑一千米,跑完直接吐了,一则是大学太宅不运动,二则的确是底子不好。那么怎么会去跑步了呢,其实也没什么特殊的原因,就是工作以后因为运动得更少,体质差,而且越来越胖,所以就想运动下,加之跑步也是我觉得成本最低的运动了,刚好那时候17 年租的地方附近小区周围的路车不太多,一圈刚好一公里多,就觉得开始跑跑看,其实想想以前觉得一千米是非常远的,学校塑胶跑道才 400 米,一千米要两圈半,太难了,但是后来在这个小区周围跑的时候好像跑了一圈以后还能再跑一点,最后跑了两圈,可把自己牛坏了,我都能跑两千米了,哈哈,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大学里最让我绝望的两项体育相关的内容就是一千米和十二分钟跑,一千米把我跑吐了,十二分钟跑及格五圈半也能让我跑完花一周时间恢复以及提前一周心理压力爆炸,虽然我那时候跑的不快,但是已经能跑两千米了,瞬间让自己自信心爆炸,并且跑完步出完汗的感觉是非常棒的,毕竟吃奶茶鸡排都能心安理得了,谁叫我跑步了呢😄,其实现在回去看,那时候跑得还算快的,因为还比较瘦,现在要跑得那么快心跳就太快了,关于心跳什么的后面说,开始建立起自信心之后,对跑步这件事就开始不那么排斥跟害怕了,毕竟我能跑两千米了,然后试试三公里,哇,也可以了呢,三公里是什么概念呢,我大学里跑过最多的一次是十二分钟跑五圈半还是六圈,也就是两公里多,不到三公里,几乎是生涯最长了,一时间产生了一些我可能是个被埋没的运动天才的错觉,其实细想下也能明白,只是速度足够慢了就能跑多一点,毕竟提测一千米是要跑进四分钟才及格,自己跑的时候一千米跑六分多钟已经算不慢了(对我自己来说),但是即使是这样还是对把跑步坚持下去这件事有了很大的正面激励作用,并且由于那时候上下班骑车,整个体重控制的比较理想,导致一时间误会跑步就能非常快的减肥(其实这是我跑步历程中比较大的误区之一),因为会在跑步前后称下体重,如果跑个五公里(后面可以跑五公里了),可能体重就能降 0.5 千克,但实际上这只是这五公里跑步身体流失的水分,喝杯水就回来了,那时候能控制体重主要是骑车跟跑步一起的作用,并且工作压力相对来讲比较小,没有过劳肥。

后面其实跑步慢慢变得一个比较习惯的运动了,从三公里,到五公里,到七公里,再到十公里,十公里差不多对我来说是个坎,一直还不能比较轻松的跑十公里,可能近一两年好了一些(原谅我只是跟自己比较,跟那些大神比差得不知道多远),其实对我来说每次都是个突破,因为其实与他人比较没有特别大意义,比较顶尖的差得太远,比较普通的也不行,都会打击自信心,比较比我差的就更没意义了,所以其实能挑战自己,能把自己的上限提高才是最有意义的,这也是我看着朋友圈里的一些大神的速度除了佩服赞叹之外没什么其他的惭愧或者说嫌弃自己的感觉(阿 Q 精神😄)。

一直感性地觉得,跑步能解压,跑完浑身汗,有种把身体的负能量都排出去的感觉,也把吃太多的罪恶感排解掉了🤦‍♂️,之前朋友有看一本书,书名差不多叫越跑越接近自己,这个也是我觉得挺准确的一句话,当跑到接近极限了,还想再继续再跑一点,再跑一点就能突破自己上一次的最远记录了,再跑一点就能又一次突破自己了,成人以后,毕业以后,进入社会以后,世事总是难以件件顺遂,磕磕绊绊的往前走,总觉得要崩溃了,但是还是得坚持,再熬一下,再拼一下,可能还是失败,但人生呢,运气好的人和事总是小概率的,唯有面对挫折,还是日拱一卒,来日方长,我们再坚持下,没准下一次,没准再跑一会,就能突破自己,达到新的境界。

另外个人后期对跑步的一些知识和理解也变得深入一些,比如伤膝盖,其实跑步的确伤膝盖,需要做一些准备和防护,最好的是适合自己的跑鞋和比较好的路(最好的是塑胶跑道了),也要注意热身跟跑后的拉伸(虽然我做的很差),还有就是注意心率,每个人有自己的适宜心率,我这就不冒充科普达人了,可以自行搜索关键字,先说到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