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数据结构介绍二-第二部分 跳表
跳表 skiplist
跳表是个在我们日常的代码中不太常用到的数据结构,相对来讲就没有像数组,链表,字典,散列,树等结构那么熟悉,所以就从头开始分析下,首先是链表,跳表跟链表都有个表字(太硬扯了我🤦♀️),注意这是个有序链表
如上图,在这个链表里如果我要找到 23,是不是我需要从3,5,9开始一直往后找直到找到 23,也就是说时间复杂度是 O(N),N 的一次幂复杂度,那么我们来看看第二个
这个结构跟原先有点不一样,它给链表中偶数位的节点又加了一个指针把它们链接起来,这样子当我们要寻找 23 的时候就可以从原来的一个个往下找变成跳着找,先找到 5,然后是 10,接着是 19,然后是 28,这时候发现 28 比 23 大了,那我在退回到 19,然后从下一层原来的链表往前找,
这里毛估估是不是前面的节点我就少找了一半,有那么点二分法的意思。
前面的其实是跳表的引子,真正的跳表其实不是这样,因为上面的其实有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插入一个元素后需要调整每个元素的指针,在 redis 中的跳表其实是做了个随机层数的优化,因为沿着前面的例子,其实当数据量很大的时候,是不是层数越多,其查询效率越高,但是随着层数变多,要保持这种严格的层数规则其实也会增大处理复杂度,所以 redis 插入每个元素的时候都是使用随机的方式,看一眼代码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ZSETs use a specialized version of Skiplists */
typedef struct zskiplistNode {
sds ele;
double score;
struct zskiplistNode *backward;
struct zskiplistLevel {
struct zskiplistNode *forward;
unsigned long span;
} level[];
} zskiplistNode;
typedef struct zskiplist {
struct zskiplistNode *header, *tail;
unsigned long length;
int level;
} zskiplist;
typedef struct zset {
dict *dict;
zskiplist *zsl;
} zset;
忘了说了,redis 是把 skiplist 跳表用在 zset 里,zset 是个有序的集合,可以看到 zskiplist 就是个跳表的结构,里面用 header 保存跳表的表头,tail 保存表尾,还有长度和最大层级,具体的跳表节点元素使用 zskiplistNode 表示,里面包含了 sds 类型的元素值,double 类型的分值,用来排序,一个 backward 后向指针和一个 zskiplistLevel 数组,每个 level 包含了一个前向指针,和一个 span,span 表示的是跳表前向指针的跨度,这里再补充一点,前面说了为了灵活这个跳表的新增修改,redis 使用了随机层高的方式插入新节点,但是如果所有节点都随机到很高的层级或者所有都很低的话,跳表的效率优势就会减小,所以 redis 使用了个小技巧,贴下代码1
2
3
4
5
6
7
int zslRandomLevel(void) {
int level = 1;
while ((random()&0xFFFF) < (ZSKIPLIST_P * 0xFFFF))
level += 1;
return (level<ZSKIPLIST_MAXLEVEL) ? level : ZSKIPLIST_MAXLEVEL;
}
当随机值跟0xFFFF进行与操作小于ZSKIPLIST_P * 0xFFFF时才会增大 level 的值,因此保持了一个相对递减的概率
可以简单分析下,当 random() 的值小于 0xFFFF 的 1/4,才会 level + 1,就意味着当有 1 - 1/4也就是3/4的概率是直接跳出,所以一层的概率是3/4,也就是 1-P,二层的概率是 P*(1-P),三层的概率是 P² * (1-P) 依次递推。